首页 / 走进鲁迅 / 《走进鲁迅》:“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讨论交流会”总结

《走进鲁迅》:“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讨论交流会”总结

  ——对鲁迅的了解和认识 姜航
  公元2001年9月25日是鲁迅诞辰120周年的日子。我作为一个自以为了解鲁迅,又十分敬仰和喜爱鲁迅的人,非常希望在这样一个日子举办一次关于鲁迅的讨论交流会。起初,我与语文老师商量此事时,她表示同意,但建议我最好在学农之后举行。我对此也并无异议,因为我确实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准备,同学们也一样。所以,我将会议时间定为10月10日下午课后并通知了大家,因为那天下午只有两节语文,剩下的时间比较充裕,而且大家刚上完语文,头脑可能会比较适应接下来的会议。在学农回来以后的“十·一”长假里,我抽出一些时间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工作。除了阅读鲁迅的作品外,我还阅读了大量评读鲁迅的文章和一些相关的论文,并把会议的内容写成了提纲。10月10日下午,会议如期召开,有大约10人参加了会议,其中不少是新青会成员。会议从3:20进行到近5点。会议由我主持,大部分内容也都是我的思想和准备的材料,所以这份总结也可以说是我关于鲁迅的一篇论文。下面,我就按照提纲给这次会议,也给我对于鲁迅的认识做一个简要的总结。会议的部分内容被我略去,而主要的是又补充了一些内容。并将当时比较零碎的思想进行了一些归类和整合。希望能使参加了会议的人通过此总结得到更多的内容。没能参加会议,但对此感兴趣的人能通过这个总结对此次会议及鲁迅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一、 引言1. 有关会议:首先由我说明本次会议与10月10日召开并非特意为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同时由于时间上比较接近10月19日即鲁迅去世的日子,故同时纪念其逝世65周年。然后,由我说明本次会议不为找到一个什么答案,只为通过交流获得认识、思想上的进步和提高。2. 纪念鲁迅的意义:纪念鲁迅对于我来说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意义,因为我敬仰他,喜爱他,因为剖析鲁迅就是剖析我自己,也就是剖析所有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对于其他同学来说,纪念鲁迅的意义在于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使大家了解鲁迅其人和其作品,了解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以致现实的状况,给自己喜欢或不喜欢鲁迅一些更充分的理由。3. 我们是怎样认识鲁迅的:我们这个年代的人,第一次接触鲁迅大抵是在课本上,也有少数人可能在之前就接触过他的作品。并且,伴随着鲁迅名字的出现,“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称谓也就出现了,这就使我们在还未了解他的时候就被强行输入了这种高高在上且不可打破的关于鲁迅地位的认识。鲁迅的文章也是近乎于强迫输入给我们的,偏偏他的文章不受儿童的喜爱,却又要背诵,所以很多人一开始就对鲁迅失去了好的印象。4. 喜不喜欢鲁迅: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恐怕各有各的答案。有不少人表示敬佩他的思想,但不喜欢他这个人。这种看法在我们中间似乎是主流,像我这样即喜欢他的思想又喜欢他的为人的人是很少的。我对主流的看法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如果有人对他的思想表示不屑,那么我是一定会与他争论一番的。在这个问题上,不需要统一,我的意思就是:不要否定以后你喜欢上他的可能性。人永远不要把话说到未来还很绝对,任何一个现在不喜欢甚至憎恨鲁迅的人,都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领悟并喜欢上他。引文:我想,今天的学生不喜欢鲁迅,大概也与当年我认为鲁迅的小说“一点也不好看”一样吧?我不知道我们这代人中有多少就是因为少年时代与鲁迅作品这么一段“不愉快”的合作而终生不堪鲁迅作品的——我自己真正喜欢鲁迅,那是在念了大学之后的事。记得萧伯纳说过: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塾师强迫背诵莎剧的结果。林语堂也曾讲:“读书不可勉强,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养出来的。其滋长自有滋养的道理,如草木之荣枯,河流之转向,各有其自然之势,逆势必无成就。树木南枝遮荫,自会向北枝发展,否则,枯槁以毙。河流过了矶谷悬崖,也会转向,不是硬冲,而是顺流而下,总有流入东海之一日(见其《论读书》)。”如果我们在中学甚至小学时代就能读懂鲁迅喜欢鲁迅,那我们长大后,还有什么样的书可以供我们阅读供我们喜欢呢?——孙玉祥《喜不喜欢鲁迅》评语:通过作者的经历,我们至少不必再为读不懂他而担忧了。二、 鲁迅的生平、经历:1. 生平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为笔名。浙江省绍兴县人。著有《鲁迅全集》。2. 一生经历:详细内容请见王晓明所著之《鲁迅传》或鲁迅年表。因为会议时间有限,我只按照一份比较简单的年表,结合我的记忆,给大家做了比较充分的介绍。由于内容较多,故不纳入本总结,望见谅。在此我特别强调要读一读王晓明所著之《鲁迅传》,这本鲁迅的传记是我以为写的最好的。我是饱含激情读完这本传记的,感触颇多,希望大家都能读一下。现将其《序》置此:为鲁迅写一部传,一部凸现他精神危机和内心痛苦的传。是我久蓄于心的愿望。我曾经那样崇拜他,一直到现在,大概都没有像读他这样,认真而持续地读过其他人的书。书架上那一套淡绿色封面的《鲁迅全集》,大多数分册的书脊,都被我摩挲得裂了口,我生长在那样一个荒谬的年代,今天的年轻读者也许想象不到,我十六八岁的时候,唯一可以自由阅读的非“领袖”著作的全集,就是《鲁迅全集》偏那里面的思想是如此深刻复杂,文字又那样生动有力,它们自然会深入我的灵魂,在我的意识深处沉淀下来。在差不多十年的时间里,只要有什么事情强烈地触动我,我就多半会想起它们。譬如,从稍懂人事起,我在生活中几乎随处都感觉到人民的盲目和愚昧。种种大的事情且不去说,就是走在街上,也会看见歹人白昼作恶,周围的人群中却无一人上前喝止;去乘公共汽车罢,车子还没停稳,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已经一哄而上,将下车的老妇人挤得踉踉跄跄。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想起鲁迅那些刻划“麻木的国人的魂灵”的小说,想起他那“愚民的专制”的论断,无论是七十年代中期,我在工厂做工,从广播里听到那些可笑的政治宣传,禁不住心生厌烦;还是八十年代以后,我开始在大学任教,惊讶于知识界中竟有这么多卑琐、狭隘、懦怯和无耻,戏都会记起鲁迅,记起他对形形色色的愚民术的憎恶,记起他那句“中国其实并没有俄国之所谓知识阶级”的沉痛的告白。不用说,我选择文学批评作自己的职业,那样忘情地与人议论社会、民族和人生,甚至被若干年轻的学生讥为“理想主义”,也正是因为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一类的誓词,在我心头回荡得太久了。有时候,我甚至在文章上不自觉地摹仿鲁迅,竭力显出一脸严峻的神色,那就不单是在看待人世的眼光上以他为师,而且在面向人生的姿态,对待自己的期望上,都下意识地与他认同了。时间飞快地过去,人生体验不断增加,我现在对鲁迅的看怯,自然和先前大不相同。从他对阿Q们的居高临下的批判当中,我愈益体会出一种深陷愚民重围的不自觉的紧张,一种发现自己的呐喊其实如一箭射人大海,并不能激起些微浪花伪悲哀:从他对历代专制统治者的轻蔑背后,我也分明感觉到一种无能为力的痛苦,一种意识到思想和文字远远敌不过屠刀和监狱的沮丧;从他对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对吕纬甫、魏连曼一类颓唐者的剖析当中,我更看到了他对自己的深刻的失望,对心中那挥赶不去的“鬼气”的憎恶;从他那强踊:不舍的社会斗士的姿态背后,我还看到了深藏的文人习气,看到了他和中国文人精神传统的难以切断的血缘联系。他写过一篇题为《论睁了眼看》的文章,断言“中国的文人,对于人生一至少是对于社会现象,向来就多没有正视的勇气”,因此他呼吁人们“取下假面,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可是,我对他的了解越是深入,就越禁不住要认定,他自己也并不能真正实践这个呼吁,面对自己处处碰壁,走投无路的命运,他就不止一次地发生过错觉。这也难怪,一个人要直面人生,也须那人生是可以直面的,倘若这直面竟等同于承认失败,承认人生没有意义,承认自己是个悲剧人物,必然要沉入绝望的深渊,等待无可延宕的毁灭棗你还能够直面吗?不幸的是,鲁迅恰恰遇上了这样的人生,他自然要发生错觉了。孜甚至想,能够懂得这人生的难以直面,大概也就能真正懂得鲁迅了吧。我不再像先前那样崇拜他了,但我自觉在深层的心理和情感距离上,似乎是离他越来越近;我也不再将他视作一个偶像,他分明就在我们中间,和我们一样在深重的危机中苦苦挣扎。鲁迅屡次说,他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尽早被人遗忘;在一封给青年朋友的信中,他更说,倘若有谁以他为是,他就会觉得悲哀。他辞世已经五十年了,他生活的这块土地上,却还存人与他共鸣,以他为是,他若死而有知,又会作何感想呢?地球已经跨入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各个地区的人类生活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新的危机取代旧的危机,新的蓝图取代旧的蓝图。可是,就在这样的时刻,依然有人一一绝不仅仅是个别人棗对鲁迅这样一位半个世纪之前的“绝望的抗战”音发生强烈的兴趣,甚至愿意引他为同道和先驱,这又是怎样可悲悯的事情!正因为明白了这一点,我才格外认真地来写这一部鲁迅传,写下我所理解的他的一生,也写下我这理解所包含的种种的共鸣。或许这样的写作本身,已经不止是指向他人,也同时是指向自己?或许我最后写下的,已经不止是对鲁迅和他那个时代的理解,也包含对我自己和这个时代的理解了。——王晓明《鲁迅传·序》评语:鲁迅的人生是无法直面的人生。我喜爱这篇序里的每一个字,不再多说。三、 鲁迅所处的时代和他身边的人:鲁迅比孙中山小15岁,比胡适大10岁,比毛泽东大12岁。他出生于清朝末年,死后一年,抗日战争即爆发,跨越了近代中国历史中最黑暗和波澜的时代。鲁迅视瞿秋白为知己,并留下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字句。我以为,鲁迅这样一个人,能这样评价另外一个人,是不容易的。他能找到知己,也是幸福的。鲁迅赞扬过的人主要有胡风、冯雪风、丁玲等,这些人在后来的新中国都遭到了打击。引出一个课题:毛泽东心中的鲁迅到底是什么样?他曾多次称赞鲁迅,却又亲手操办攻击了鲁迅所赞扬的人。引文:像鲁迅所批评的梁实秋一类人,他们虽然在口头上提出什么文艺是超阶级的,但是他们在实际上是主张资产阶级的文艺,反对无产阶级的文艺的,文艺是为帝国主义者的,周作人、张资平这批人就是这样,这叫做汉奸文艺。“还是杂文时代,还要鲁迅笔法。”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论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是完全正确的。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千夫”在这里就是说敌人,对于无论什么凶恶的敌人我们决不屈服。“孺子”在这里就是说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一切共产党员,一切革命家,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学鲁迅的榜样,做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评语:在这次文艺方面非常重要的讲话上,毛泽东多次提到鲁迅。从上文中可以看出,他用无产阶级的轮调诠释了鲁迅。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是新中国的圣人。——毛泽东,1937年在陕北公学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的演讲。后又于文化大革命时说过类似的话。鲁迅骂过的人主要有:章士钊、梁实秋、周作人、胡适、杨荫榆、张春桥等。引出一个问题:鲁迅的“骂人”。鲁迅一生的很多时候,都是在与骂人和被骂中度过的。这因为他的思想与当时不少人有冲突,也因为他的性格,容易感情化,心中留不住东西,总想一吐为快。同时,他的骂人又很有水准,并不是只会说“混蛋、他妈的”一类的粗语。而是在感情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骂出了一般骂人以上的东西。是有理有力的骂人,而且多以杂文形式出现,有如匕首一般,锋利、短小,直刺敌人要害。引文:被鲁迅骂过的人,不一定都错,更不一定都坏,比如郭沫若、成仿吾的创造社太阳社诸君子,周扬、田汉等”四条汉子”,都是好样的革命家,包括章士钊老先生和梁实秋老先生,依然德高望重。被鲁迅所喜欢的人,解放以后好像都倒过一点霉。胡风成了反革命,丁玲、冯雪峰是右派,而被鲁迅引以为战友的瞿秋白,文革中从烈士一下子变成了”不足为训”的叛徒。当然后来这些人也都平反了。也有被鲁迅骂过现在真成了坏人的如迪克即张春桥。但鲁迅在骂他时只是痛恨他为虎作伥,并不知道他后来充当特务或者想篡党夺权。平心而论,鲁迅骂人,常常对事不对人,骂过就算,并不记仇。他骂的,常常是深及国家存亡、民族文化存亡的大事,而形态上却是与个人论战。不在那个时代,难以体会其苦心,难以理解那是在国民党反动高压政策下与反动派斗争的不得已的巧妙战法,目的是保存自己。所以,他也有骂错人、骂过火的时候。我们今天看来,就觉得他好像有点过分。——萧雄《走近鲁迅》评语:对鲁迅的骂人做了分析,并结合了当时的环境。像鲁迅这样会“骂人”,并把它诉诸文字,说明了鲁迅是非之心不泯,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并且不虚伪,不造作,敢说敢骂,其实还是十分可爱的,鲁迅说:“我想,骂人是中国极普通的事,可惜大家只知道骂而没有知道何以该骂,谁该骂,所以不行。现在我须得指出其可骂之道,而又继之以骂,那么,就很有意思了,于是就可以由骂而生出骂以上的事情来的罢。”(《集外集拾遗·通讯(复吕蕴儒)》)鲁迅的“骂人”文章不仅指出了种种之可骂,并继之以骂,而且挖掘出了“骂”以上的文化意义。有那么一些文字上温柔敦厚的人也骂人的,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是极普通的事。他们与鲁迅的不同,就是没有把骂人的内容写成文章,背后骂起来,也许比鲁迅还要声色俱厉哩!这是一种区别。还有一种区别是,只是骂人,没有“生出骂以上的事情”来,就是说没有形而上的文化的东西,虽然写成了文章,那骂人也仅仅是骂人了。——房向东《鲁迅和他骂过的人》评语:可见鲁迅骂人的高明之处和值得敬佩之敢说敢骂、敢爱敢恨。牛璐同学提供的材料《鲁迅——二十一世纪不能淡忘的精神旗帜》,由于比较长,故不在这里转载了,欲查看者请到网上或中国青年报查阅。四、 鲁迅的作品、藏书及其在文学上的成就:1. 鲁迅的诗歌:鲁迅诗歌几乎全部是格律诗,语言中用典、用故也很多,这些都体现了他传统的一面。在此,我介绍了两首诗:《自题小像》和《自嘲》。21岁作之《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事,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之后,我对这两首诗做了解释。并一起讨论了《自嘲》中第三句与其它三句在感情色彩上有些不同的问题。因为有人说,只单提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等于从具体语境中抽离,都断章取义之嫌。2. 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鲁迅一生著有杂文六百多篇,超过一百万字,是他思想的凝结,也是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不可不读。鲁迅的小说皆为中短篇幅,且不少难于理解。鲁迅的散文形式多样,有的类似诗歌,有的类似小说。数量虽然不多,但寓意深刻,均值得一读。推荐阅读作品:小说:《彷徨》、《呐喊》;散文:《野草》;杂文:哪个集子都得选着读一读。鲁迅作品请见《鲁迅全集》。3. 鲁迅的藏书:鲁迅的藏书近万余册,其中不少是装订的古籍。足见其阅读量、阅读范围之大。鲁迅儿时有机会读一些野史、杂记、小说等非正统教材是对他有很大启发的。而后的《天演论》也使他接纳了进化论的思想。4. 在文学上的成就: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与胡适等共同进行文学革命,废除文言文,改用白话文;四百余万字的《鲁迅全集》;翻译了不少外国优秀作品。以上成就,使得鲁迅当之无愧的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五、 对鲁迅的评价、研究:1. 评读鲁迅文章精选:我好像突有所悟:读鲁迅,是需要灵魂的“相遇”的。他不是可以推到相当的距离外,作纯客观的“研究”的对象,让你支解分离的;他要进入你的内心,要你也进入他的内心,彼此纠成一团,发生灵魂的共振。否则你永远接近不了他,永远也读不懂他。而灵魂的相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它要建立在相似(相近)的“体验”的基础上。不仅是人生的经验、阅历,还要把这外在的经验上升(转化)为个人主体生命的内在的体验,同时伴之以一定的理性的思考,成为一种自省(自我灵魂的震动),从而进入精神的深层面,灵魂的相遇正是、也只能是发生在这个领域。——钱里群《鲁迅是谁》评语:其实,想深入了解任何一个人,都需要灵魂的相遇,心灵的相通。而对于鲁迅这样一个从外面很难深入进去了解的人,就更需要这种内在的、内向的沟通和认识了。我以为我曾多次达到过这种境界,这也给我这样并未将《鲁迅全集》读过若干遍的人称了解鲁迅一个借口。我们看到鲁迅的多疑与尖刻,又看到了鲁迅的诚挚与坦荡。这构成了完整的鲁迅。我们更痛苦地发现鲁迅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强烈的“防范意识”,由此而领悟到《狂人日记》里“狂人”过度敏感伪精神病态,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先驱者(包括鲁迅在内)精神状态的一个侧面夸大的变形的反映。是这种病态的社会环境:四面充溢着阴谋、流言和陷阱,人与人之间满怀敌意与猜疑,鲁迅精神上时时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他不得不“横站”,提防八方来敌,鲁迅之“太易于猜疑,太易于愤怒”,正是病态社会、病态人际关系对鲁迅心理、性格的扭曲与损伤,也是鲁迅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反应与反抗。——钱理群《心灵的探寻》评语:多疑、尖刻与诚挚、坦荡正是外在鲁迅的两面性,而这种两面性在他的内部、在更高的层次上是可以得到统一的。这样的人原则性很强,且认识和情感波动巨大,缺乏一个中间状态。引文中所谓“狂人”似的“防范意识”,并非直接来自先天,而是外界对他的反映造成的他不得不采取的一种状态和措施。他要时刻观察周围,防范任何可能的攻击,保持高度警惕,对反映做出最快的回击。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因鲁迅的一死,使人自觉出了民族的尚可以有为,也因鲁迅之一死,使人家看出了中国还是奴隶性很浓厚的半绝望的国家。——郁达夫《怀鲁迅》评语:郁达夫是那个时代里不多的能够了解和理解鲁迅的人之一,由于他目睹了鲁迅生前所得到的种种不平、打击、怀疑、陷害。在鲁迅死后,他大抵是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写上面那段话的。鲁迅死后,由上万人自发前来悼念,在那个年代是少见的,因此可以看出,中国青年的希望;鲁迅的死,大抵是被拖垮的,是与黑暗斗争竭力而死,况且鲁迅一死,后继可能无人,黑暗又要占上风,中国还是半绝望的国家。鲁迅的本质涉及到三个问题:鲁讯曾经努力想干什么?鲁讯到底干了些什么?鲁讯到底能给我们什么?1:鲁讯曾经努力想通过文学改造国民的素质,唤醒沉睡的灵魂。2:鲁讯结果写了大量讽刺时弊的小品文,部分因事及人,因而引起误会。3:鲁讯可以给我们以下的东西:3-1:爱心,爱护青年的心。3-2:恨心,恨保守、反动、阴谋家的心。3-3:文风,凌利的文风,简洁的语言。——《鲁迅的本质》评语:最近出了一本《网络鲁迅》,集中了很多在网络上发表、讨论的关于鲁迅的文章。这就是一篇网络上的文章,作者不详。内容很简明,三个问题提得也很好。我仅给答案做些补充,鲁迅可以给我们的东西还有:对社会底层人民的爱和关怀;对人性、国民性分析的方法和结论;对历史、现实的研究角度;他的精神。有关评读鲁迅的文章可查阅:《鲁迅档案:人与神》、《21世纪:我们和鲁迅》、《网络鲁迅》等书籍。2.对鲁迅的研究和讨论:研究鲁迅形成了“鲁学”,就像研究《红楼梦》形成了“红学”一样。鲁迅在世的时候,没少挨骂。死后十多年,又被神化了,反差之大令人惊诧。而神化鲁迅的正是比鲁迅更加神化的毛泽东,刚才已经提到,毛泽东心中的鲁迅到底什么样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这里不再讨论。单说那个时代,鲁迅成了神、圣人,唯一不可以被打倒的人。《鲁迅全集》也成了人们唯一可以阅读的非领袖著作。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极端专制、集中、压迫的时代结束了,但随之而来的缺乏主流意识形态的、不稳定、不规则的个人化自由又使得对鲁迅的研究和讨论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核心就是两极的分化,一部分人尽管可能不再视鲁迅为神明,但也不允许他人对其提出任何批评;另一部分人则热衷于大肆攻击鲁迅,似乎批评的越恨越是自由的体现。这两类人在一段时期内进行了大量的争论,也使得人们无法真正客观的去评读鲁迅。有关内容,可查阅《鲁迅论战风波》。直到90年代中后期,对鲁迅的研究才进入了正轨,才取得了突破。主要体现在:一是能够站在比较客观的立场来研究鲁迅,二是由外向的研究逐渐转变为内向的研究。争论正在随着这些变化而变得更理性、更接近。我个人比较喜欢钱里群在鲁迅研究方面做出的成果,有兴趣者可查阅他的论文。六、 鲁迅的思想和人格:鲁迅的思想和人格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并通过他的行为和作品表现出来的。而我们所能做的,也只有通过他留给我们的作品来试图了解他的思想和人格。这部分内容是研究、讨论鲁迅的重点,刚才的“鲁迅的作品”一部分是抽象的、脱离开思想和人格的,对文学作品的介绍。其实,鲁迅的思想和人格,通过上面很多引文都可以看到了,他们的观点不少是会比我们更完整、更正确的,但我们也不妨用自己的眼光去深入鲁迅,深入他的思想与人格。1. 鲁迅的思想:我个人以为,鲁迅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人”字。他对整个中国从历史到现实的人民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关怀,我们称作“人文的关怀”。他始终在研究怎样的人性才是完美的?他始终在考察从历史到现实的中国人的人性是怎样的?它的根源何在?他从人这个概念扩展开来,对整个文化也做了不少的阐述。他看待历史,并不去研究是哪个朝代?君主和上层阶级如何?生产力怎样?而是始终围绕“人”这个字进行,而且更多的是关怀中国的底层人民,关怀整个社会中每一个人最底层的思想、意识,综合起来,也就是中国的国民性。鲁迅的思想是代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自由、独立的思想。因此,他关注的是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整体的社会是否自由和相对独立。他的论断也大都由此展开,其中重要的论断之一就是中国的历史无非两个状态:“一、想做努力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还有“吃人”的历史。这些观点,始终影响着他。另外一种看待历史的观点,是经济的、生产力的观点,比如经济决定论。而上面的从人的、文化的角度去看,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也许算作唯心。然而,那个时代却有不少人都选择了后一种角度和观点,并试图从下而上的、从人的思想意识根源去改造社会。可是,历史又似乎证明了后者的不可行性,因为每一次改革似乎都是自上而下的。也正因此,凡是采取后者角度的人都发现,中国的国民性,在几千年来并没有根本性的转变过,因为它埋藏的太深,任何上面的变动都难以影响它,这点似乎也是被历史所证明的了。鲁迅希望通过自己的声音,通过文学来改造国民,也正是基于了上述思想。他要改造的不是政治体制、不是经济制度,而是人,人最根本的精神;是文化,社会最根本的意识形态。当他做着这样的努力的时候,他越发的发现中国的黑暗,人心的险恶,以致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快看不出对人的关怀了,更多的只是批判。他的思想是批判的思想,也因为他的性格中批判的成分。他也发生过错乱,对未来,对国民,尽管他总强调希望是有的,但是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他思想中绝望的成分。著名的就是那个“铁屋子”的理论。鲁迅本是怀着爱心和坚定的信念走来的,可当他离去的时候,他变得多疑、愤愤,或许有一点迷茫。在明知没有希望的时候,他之所以能够继续的奋斗和努力,这时推动他的也许已经不再是某一种思想了,而是一种不甘、抵抗和挣扎。但是,我要强调的是,造车这一切的不是鲁迅自己,而是他所处的环境和时代。鲁迅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思想,也他的经历不无关系。首先是他幼时的经历;其次就是到日本留学,接触西方的立场和思想。这使得他能够从更高的层次看中国,也避免了“取木乃伊的人变成木乃伊”的情形;第三就是他读过的书。当然,他的性格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鲁迅的早期思想,我了解不多,不过从进化论和从医也许可看出些端倪。比较确切的是他对中国古代各流派的思想都有着较深的认识。关于鲁迅思想的具体内容,我想不须我多言,大家去看鲁迅的作品就好了。这里引几段话以供参考:“愿中国青年……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鲁迅《热风·随感录》“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鲁迅《狂人日记》“那不行!我只得走。回到那里去,就没一处没有名目,没一处没有地主,没一处没有驱逐和牢笼,没一处没有皮面的笑容,没一处没有眶外的眼泪。”——鲁迅《过客》“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鲁迅《战士和苍蝇》“要了解中国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读《鲁迅全集》以外,别无捷径。”——郁达夫《伟大的鲁迅》注:鲁迅作品里有很多很有价值和意义的论述,但篇幅有限,我只能选几个比较短小的。2. 鲁迅的人格:人格在这里的意思是比较宽泛的,表示气质、性格、道德品质等特征的总和。鲁迅的人格我想从以下几点展开,做一些分析:鲁迅比较情绪化和易激动。这使得他不能经常保持平静和稳定,而总要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徘徊且跨度巨大。也使得他留不住话,有什么总希望一吐为快,这也是他缺乏大篇幅的能体现他完整思想的作品的原因之一。同时,直接导致了他的偏激和极端。我向来认为,偏激和极端与错误绝对不是一个概念。鲁迅的偏激看起来有时是思想的偏激,有时是语言的偏激,然而这些的根源,我以为是性格中的情绪化和易激动,也就是性格波动较大造成的。这种偏激和极端还有一个理性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喜欢调和”,为了使自己的观点引起注意并被接受一部分,就必须讲话说的大些、猛些、极端些,否则就等于没说,而极端些以后被接受一半就是个令人满意的结果了。他喜好直言,敢说实话,不虚伪。如果没有这个性格做基础,鲁迅怎么能写出那么多锐利的杂文呢?这同时也是一种勇气,向周围强大的黑暗挑战和斗争就需要这种勇气。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也需要这种勇气。我对这种性格是极为赞赏的,并且始终要求自己也要说实话、真话,不怕得罪什么正人君子之流,亦不怕揭穿身边或自己的黑暗。而只看重正确与否,利弊之大。我想鲁迅也是这样的,只要想到了就敢于说,不怕错。认为对,就敢于坚持,不怕争斗。并且不服输,不怯懦。提到勇气,除了上述斗争和坚持的勇气外。鲁迅身上另一个重要的性格就是无情剖析的勇气。剖析中国的人、文化、社会、历史、现实。除此以外,最令人敬佩的就是剖析自己的勇气。一个人想深入的认识他人、认识更多的人,就必须先从认识自己开始,把自己当作人心的试验品。通过剖析、检验自己,来体会别人,体会整个文化。我想,鲁迅的一些关于文化和国民性的认识,都是来自与他自己的。有时,他会以小说的形式来讲述自己,有时干脆直截了当的剖析自己。这种勇气绝不是人人都能有的,而一个人只要有了这种勇气,那么在做人上,他已经获得了胜利。上面提到的不服输、不怯懦也就是没有奴性。奴性是中国人的病根之一,是国民性中最大的劣根性,是千百年来都存在的东西。而鲁迅没有,丝毫的没有。这与他心中的自由和独立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正因为鲁迅的这种独立性,才能使他没有成为“木乃伊”,没有被中国的文化所同化,才能使他站在更高的层次看中国,才能使他获得那样精辟的思想。鲁迅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这种人如上所说是缺乏一个中间状态的,符合他的原则,他表现出一个状态,不符合他的原则,则表现出另一个状态。这也就是外在的两面性,内在而言,就是原则性。看一个人,要综合的、多角度的去看,看鲁迅也一样,我们要把上述这些人格结合起来并努力内化,想象这样一个人的状态是怎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深入的体会他、了解他。七、 关于忘记鲁迅及现实的问题:1. 忘记鲁迅?按鲁迅本人的遗愿,他的希望是“赶快收敛,埋调,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然而很抱歉的是,我没能忘记鲁迅,不是别人不让我忘记,而是我自己自发的或者说现实的状况使我忘不了他。忘不了他的教诲和经历,毕竟我与他的性格、思想和经历都有一些相似,毕竟现实并不令我这个批判意识同样很强的人有多少满意。又何止我一人?网上天天都有讨论鲁迅的文章,学者们还在不停的研究鲁迅……他希望自己被忘记,我以为实质上是希望黑暗过去,因为黑暗过去了,人们很可能就不需要他的思想了。可是,黑暗过去了么?没有;他的思想过时了么?也没有。所以,我们还需要鲁迅,需要记着他。2. 现实的问题:现在与鲁迅那个时代,有了太多的不同,在此我不对历史做更多的阐述。我只想说:尽管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可中国人的劣根性又改变了多少呢?中国的文化又前进了多少呢?社会的潜在危机又有多少呢?每一个问题都是那么的庞大和沉重,每一个问题的答案都不会令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感到满意。黑暗和丑恶仍然存在,且力量不小,但与以前相比,它变得更狡猾,更隐秘。所以,这个时代还是需要鲁迅的,因为他可以帮助我们看清现实并解决问题。我们应该继承他的一些思想,努力为中华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公元2001年10月13日姜航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nzuhun.com/article/1133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