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
刘悫先生在论坛上发表了名为《被切割成碎片的鲁迅》的文章,表达了他对“网络评论鲁迅”的几点看法。看完之后,心里觉着不是滋味,因为刘先生明显地把“网络”与“鲁迅”对立了起来,这是我所无法理解的,于是想谈谈我的看法。
刘先生的第一点说鲁迅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而网络(评论)是快餐文字,所以“决定了它内容的简单化,程序化和易变质”。说鲁迅是复杂的多面体我不反对,因为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简单”人;而后面的对网络(评论)所下的注解则不能令人信服,而且刘先生对自己的论点也未加以论证,所以无须辩驳。
刘先生的第二点说到,“网络是‘大众的’和‘通俗的’,其读者的层次便决定了对先生的理解趋于肤浅”,在这里,我不想去证明网络读者的“层次”究竟如何,只是想提醒刘先生注意一点,鲁迅就是“大众的”和“通俗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鲁迅的“弃医从文”说起,他当时的目的在于用文艺来改变国民的精神,可如果国民都无法理解他的东西,又怎么能改变精神呢?于是他选择了用白话文写作,再后来,由于觉得方块字对于一般民众来说实在太难,于是又大力提倡汉字的拉丁化。回头再看看鲁迅的杂文,他的杂文并不深奥,可以说都是写的一些琐事,只要是认识常用的汉字并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都能看懂。所以我说鲁迅是“大众的”和“通俗的”。当然,在刘先生这个层次上,对鲁迅的理解当与我辈不同,只是我实在想知道什么层次的读者对鲁迅先生的理解才不趋于肤浅?
刘先生的第三点中有这么一句,“在先生面前保持沉默是唯一表达敬畏的方式”,这令我很惊奇,为什么要敬畏鲁迅?为什么要保持沉默?——“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这句话虽然是钱玄同说的,可它作为一种信念支撑了鲁迅的一生。鲁迅不希望我们去敬畏他,更不希望我们保持沉默,他希望我们能做些什么。
刘先生的第四点是我最不能接受的。“网络评论是一种辩论方式,辩的是技巧而非内容,更与被评论的对象无涉”,我想刘先生可能说的是电视上的辩论赛吧!不过在这个论坛上,大多数人辩的是内容而非技巧,并且都是围绕评论的对象而展开的。
你最后用了一个“洁身自好”来形容鲁迅,我对这个词向来无好感,又说不清是怎么回事,于是特意翻了翻词典,词典上是这么说的,“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这样看来,你把这个词用在鲁迅身上显得太不合适了。
《走进鲁迅》:“鲁迅Vs网络”之辩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nzuhun.com/article/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