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铮
关于“新生代作家”的豪言,今年以来从传媒上看到不少。总觉得有点 像说糊话、昏话、梦话。人们不禁怀疑,中国在世纪末,“文坛”上又涌出 了若干个“狂人”?狂言无忌,大话连篇,真让人仿佛看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某些志士的情态行径的卷士重来。
近日从报上又看见这些人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亮相,其某些言辞与表 现不觉令人啼笑皆非,为之莞尔。他们矛头所指,主角是鲁迅。 有个韩东说:“鲁迅是块老石头……他的反动性不证自明”。“文革”中要打倒某个人,也总要列出几条罪状。而韩东则取“一言”以毙之战术, 轻而易举。然而,鲁迅的“反动性”,你可“不证”,“自”己“明”了; 但除你之外的大多数中国人怎么能“明”?“石头”又被称“老”,不仅语法欠通,而且让人迷惑:这块“石头”作什么用?对什么去“反动”呢?鲁 迅这块“石头”,于阁下无冤无仇,为什么要这么仇视他呢?还有一个叫吴晨骏的,据称他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作品”,而且声称: “我的小说代表当今最高水平,毫无疑问!我认为我完全应该得鲁迅文学奖,评委们根本不看我的作品,他们有眼无珠!而现在的小说都非常差。”其 高论还在于不只“自我表扬”,还敢于胡批:“鲁迅小说绝对比不上郁达夫 ,他的杂文谁都可以写……。”(转引自上海《报刊文摘》11月30日)。且不说他与他的同伴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大作品”,也不说评委是否 “有眼无珠”,更不必去讨论:是鲁迅小说高一分,还是郁达夫小说高一分。令人诧异不止的是,吴作家如此瞧不起已经“死亡”(另一位“新生代” 评“老一辈”语)的鲁迅,却偏要去攀附“鲁迅文学奖”!其实他们胆子还不太大,口气还不够狂。你们何不自行筹款设个“新生 代文学奖”或别的“当今最高水平”文学奖呢?这样,非但可排抑一切现存的奖项,排斥所有的“老一辈”、“石头”,而且还能自立门户,另辟歧路 ,开创一个新生代的新世纪以醒国人呢!我们尽可拭目以待。至于说“鲁迅杂文谁都可以写”,我看不妨请阁下拿出成品来展示一番 。“货比三家”。货比货,“谁都可以”鉴别出真假高下的嘛。光靠自己口气大是没有用的。你不生活在鲁迅所处的时代,你是“绝对”写不出他所写 的杂文的;今天不是鲁迅的时代,但有那个时代的遗风或遗迹,然而迄今为 止,以鄙人的浅见近观,好像还没有人的“杂文特色”或“写作水平”、“思想力度”,达到或超过了鲁迅先生的“度”。而吴作家的杂文大作,惜乎 不知何处可寻也!人之自尊在于知耻。孟子说:“人不可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作 家凭作品说话,不借大话扬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狂言只遭众人厌,失去了群众与读者;狂言也打不倒别人,有理走遍天下也。“鲁迅文学奖 ”的“评委”不看你们的大作,“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或许正在拜读阁下 的大作,说不定某一天你们是会为祖国、为中华民族争了光的。到那时,你们就可能成为“新石头”,并让人“惊回首”的。即使如此,也请不必逞狂狷之态为好! (原载《粤港信息日报》) 附:天才?狂人?———新生代作家与评论家在宁发生冲突据《南京日报》11月20日报道,由《钟山》杂志社发起的“新生代 作家(特指60年代以后出生,90年代走上文坛的一批作家)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近日在南京举行。由于南京部分作家与评论家间的对立情绪,引 发了一场火药味十足的冲突。会议期间,南京新生代作家代表韩东、吴晨骏、朱文三人联名发表在《 东方文化周刊》上的《对匿名者的公开信》一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文中,吴晨骏开列出一个“真正意义上大作品的篇目”(包括以上三人在内的5篇 作品),并称,请你“静下心去感受这些大作品的分量,这样你的文学感悟 力才会不断提高,最终和我差不多”。会后,记者就此采访了吴晨骏。他说:“我的小说代表当今最高水平, 毫无疑问!我认为我完全应该得鲁迅文学奖(中国中短篇小说最高奖),评委们根本不看我的作品,他们有眼无珠!而现在的获奖小说都非常差。”新生代作家这种过高的自我评估令与会的评论家感到“很不舒服”,也 “太可笑”。青年评论家王彬彬认为,到目前为止,新生代小说的成就仍未超过80年代的小说,他们名声很响,但作品平平。山东师大教授、博导吴 义勤对记者说,现在不少青年作家刚写了一两篇作品就以新生代代表作家自 居,认为自己每篇作品都是最伟大的作品,然后,你是天才,我是天才地相互吹捧,一些评论家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用了“狂人”两字来形容这些作家 ,认为同他们“无法对话”。在谈到这次会议时,一名与会者向记者分析,其实,这场冲突由来已久 ,其深层原因是双方文学观念上的对立。新生代作家对文学传统、现存文学秩序和文学批评全盘否定,特别是对鲁迅为代表的前辈作家的评价令评论家 极为反感。韩东公开声言:“鲁迅是块老石头……他的反动性也不证自明。 ”朱文说:“我们根本不看老一辈的作品,他们到我们这里已经死亡。”吴晨骏说:“鲁迅小说绝对比不上郁达夫,他的杂文谁都可以写……” 这场源于南京的冲突已引起全国文学界及大众的关注。(原载上海《报刊文摘》11月30日)
《走进鲁迅》:何须狂狷如此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nzuhun.com/article/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