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鲁迅与我七十年 / 《鲁迅与我七十年》:第七十三章 胜利的欢欣

《鲁迅与我七十年》:第七十三章 胜利的欢欣

  抗战胜利的消息,对我们来说是来得既突然又自然。上海虽是“孤岛”,消息却极为灵通。苏联塔斯社的新闻,能悄悄收听到。尤其是“口闻”传递最为神速,不消半天,大街小巷都晓得了。
  那时母亲惯例在星期六晚饭后,带着我从霞飞坊步行到福熙路四明村38号建人叔叔家去,途中顺便买1公斤花生米。大家围坐在八仙桌边谈天,成为我们两家极高的享受。这两个小时里,便是大人们相互交流“小道消息”的机会,然后一起加以判断分析,由此估计不久的将来日本法西斯必定灭亡。我们这些在旁静听的孩子,偶尔提问一句,大人也不申斥,有时还给予解释。
  过了不多久,我们真的看到日本鬼子在准备夹起尾巴滚蛋了。距霞飞坊不远有一座高层建筑,老百姓习惯叫它“十三层楼”,这就是现在的锦江饭店北楼。而在当时这幢楼被市民们认为是日寇的第二司令部,是虹口的日军司令部的一部分,情报和文职人员,早就暗中迁到这里。又因此戒备极为森严,整天有日军站岗,四周布着铁丝网、沙袋,街角上还筑有碉堡,绝不容许中国老百姓靠近。日本天皇宣告投降后,这座高层建筑的顶层便开始向外四散飞扬烧过的纸屑,足足烧了好几天。大家分析这是在销毁文件档案,虽然明知是在消灭罪证,但谁都无可奈何。胆大的市民走近岗哨,看到控制圈已经缩小,原来在路上站岗的日本兵已经向里撤退,可以自由通行了。过了几天,重庆的接收大员和美军开进上海,街上的日本店铺纷纷关闭,日本侨民开始返国,到虹口地区去也不再胆战心惊了。
  一直尽量避免与外界交往的母亲,这时开始公开在家接待客人。先是罗淑章从重庆飞来住在我们家里。她是个忙人,经常外出开会,在我家仅仅落个脚而已。她搬走之后,又有廖梦醒带着15岁的女儿李湄来住。李湄是廖阿姨和李少石烈士的女儿,李少石在重庆遭受国民党兵拦路枪杀,她向母亲诉说当时的情景,怎么也不能接受这桩命案是个“意外事件”。李湄一口四川话,送给我几片橡皮糖,这是我第一次尝到美国货。我陪她到城隍庙去玩,她似乎对那里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兴趣不大。
  随后,我家越来越热闹了。除了日常来往的客人,由于地址固定公开,我家又成了往来通讯的联络点。例如廖梦醒和一位穿美军服装的中国人老李晤面,就安排在我们家里。她与孙夫人宋庆龄似乎也有讯息往来。
  有一回老朋友来我家开座谈会,会后母亲留大家便饭,他们对母亲的厨艺大加赞赏,其中数李平心、冯宾符两位先生情绪最高。冯先生虽是宁波人,却喜欢母亲创造性发展的广东菜。
  母亲烹制的“酿鱼”,是把一条1公斤上下的鲜鱼,从背脊两侧片下鱼肉,切断首尾的两端,保留鱼皮的完整。鱼肉去骨切细,另取猪腿肉、香菇、金钩虾米,混合斩碎加淡抽油(白酱油)等调料拌匀,不加味精,然后置于鱼皮里重新包裹成一条鱼。由于鱼的头尾保留着,烹熟之后辨认不出是经过加工的。母亲用刀切开分给客人,大家同声赞叹形色味俱佳。另外一味罗宋汤,本是每个普通家庭都能烧煮的,但母亲用料精选,在山东人开的店铺买得牛的大腿骨,请店伙计敲开,先煮两小时,待骨髓融入汤汁中,再将骨头去掉,加上牛肉、卷心菜、洋山芋、番茄、胡萝卜、芹菜(取其芳香)等作料,慢火熬成。烧煮这种罗宋汤还有一个关键是要使用一种高立身的锅,炖的时候牛髓油浮在面上,封密了香味的外泄,以保持原汁原味和原香。这个汤自然又得到很高的评价。至于下饭的菜肴,那也是广东绍兴混合,如霉干菜烧肉、霉豆霉千张、咸鱼蒸肉饼、冬瓜盅等,这里从略不细说了。从这里可以看出,胜利了,母亲的心情是多么欢欣!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nzuhun.com/article/1391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