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鲁迅与我七十年 / 《鲁迅与我七十年》:第二十三章 丧事和棺木

《鲁迅与我七十年》:第二十三章 丧事和棺木

  父亲去世后,坟地选在虹桥路万国公墓。现在看起来那里离市区不远,而那个年代,被视为冷僻的远郊,所以有一大块地方可供土葬。那是孙夫人宋庆龄推荐的,因为在入口不远处有一大块土地是宋家墓地。
  我没有跟随母亲去看过墓地的印象,只有和母亲、孙夫人宋庆龄、茅盾夫人孔德芷和婶婶王蕴如这几个人一起去挑选棺木的记忆。那是在万国殡仪馆职工来移走父亲遗体后的次日。我们是早晨乘汽车去的,先看了几家中国人开设的棺木店,店铺陈列的棺木,有些档次很高,也有平民化的。它们清一色是中国式的棺木,板材有些很厚,显得很笨重。油漆上等,光泽鉴人,闪闪发光。也有本色的,未曾油漆过。走了几家都不中意。听到大家议论,倾向买西洋式的,既大方又符合父亲的身份。因此,后来转回到万国公墓附设的售棺展示室,从西洋式里挑选合适的。我看见母亲反复巡视,打算选定一个中等价位,经济上能承受的棺木。她们边看边议,最后大家让母亲买一口相当昂贵的西洋式棺木,也就是人们在葬礼照片里所看到的那一具。我感到母亲的犹豫。但时间过午,不再寻找另一家,便这样确定了。
  有文章说,这具西式棺木是宋庆龄出资购买赠予的。胡愈之先生也有这样的回忆。对于宋先生,我始终心存感激,因为无论她与父亲的友谊,对父亲生病和丧事的关怀帮助,以及后来对我们孤寡母子的照料是众所周知的。至少,或许她有过这个动议和表示吧。但是,我从母亲挑选棺木时和婶婶王蕴如商量的判断,这棺木是自费购买的。
  除了棺木,连葬礼费用、殡仪馆等等的开支,据说也有文章说是出于“救国会”的全力资助。对此我仍是这个态度,不论是与否,一样的万分感激。因为,“救国会”确实也对父亲的后事给予过极大的帮助。我希望我的子子孙孙永远记住这一点。
  但是,从虹口搬迁到法租界稍稍安定之后,母亲就结算丧葬的开支,全部的支出按当时物价,令人惊骇。母亲还取出一份银行活期存折,指着告诉我:“原先爸爸生前,考虑到如果自己有生命的意外,你年龄小又多病,恐怕我一时离不开家里去寻工作。你还要去读书、看病吃药,积蓄了这笔款子,粗茶淡饭可以将就几年。如今,只剩下这么一点了。为了节省开销,请叔叔婶婶全家搬进来同住,也好有个照应。我寻到一家学校去教书,可放心离开半日,你在三叔家里共饭。要乖,听话,妈妈喜欢你。”我以为母亲没有必要向稚龄7岁的儿童讲不实之言。也许“救国会”确实有这个愿望,或者有过决定,但是经费拮据,最终难以兑现。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nzuhun.com/article/1441
上一篇
下一篇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