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科学杂谈》,浙江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拿自然科学来说,大家都知道得很清楚:自然科学(以下皆简称科学)非他,只是系统化了的知识。但是如果对于某一门科学,只有了系统的书面知识,而缺乏实践,对于这一方面发生的问题不能独立思考,不能独立处理,这还不能算是专家。比方,一个昆虫学专家,如发现一种害虫,必然能迅速查出它是什么种属,它的生活史如何,并且能想出有效的方法,迅速把它扑灭。此外,他还有丰富的昆虫学上的知识。这样,他才是一个昆虫学专家。这是指专家能独立工作一方面的情形,当然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依靠群众。古人早已知道“集思广益”,工作上是处处离不开群众的。
科学既是系统化了的知识,我们如果了解了知识的来源,对于专家与群众的关系,便能够知道得更清楚。
知识是社会的产物,不是个人的产物。它掌握在群众手里。过着社会生活的人们,由于各种社会活动,首先是生产劳动,获得了各种经验,与反映客观现实所得的观念与概念,彼此互相交流与推广,遂成为知识而记在记忆中或记在书本上。各个个人虽都有一部分知识,但远不如群众全部所有知识那样丰富。俗语说:“一人没有两人计,三人商量做皇帝。”三人与皇帝无非是比喻之辞,意思无非是指大家商讨才能完成大事业,并不是真想做皇帝。专家只能从群众中吸取知识,加以融会与研磨,而成为系统的科学知识,随后成为一个科学专家。
中等学校曾经设有达尔文主义课,因此达尔文遂成为大家比较熟知的人。说一说他的求学的经过,对于阐明专家与群众的关系,是有用处的。
达尔文环游世界回国后,与专门学者交往之外,又结交了若干饲养家与栽培家。他向他们请教,获得了许多知识。这是一方面。此外,他又阅读刊物及书籍。刊物及书籍不少是当时国内外的人写的。有些是作者已经死去,即前一些时代的人的著作。凡是文字为他所认识和刊物为他所能找到的,他尽量地阅读。当然还须观察与实验。事情非常明显,他接触这些方面的人与阅读著作愈多,知识必愈广,也知道得愈深(当然也需要自己个人的努力研究)。达尔文这样刻苦地工作了二十多年,才写下《物种起源》的稿子。
科学研究上要获得成绩,必须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功夫。一般地说,知识总是有正确的部分与错误的部分,无论专家或群众都是这样。
达尔文研究科学的例子可以说明:专家的学问是从群众中来的。1.眼前的直接接触的群众,植物栽培家、动物饲养家等等;2.比较远的国内外研究科学的科学界群众;3.前人的著作,这可以说是历史遗产。如果离开这些,个人将一事无成。这是说专家依靠群众的一面。
但是反过来,群众也依靠专家的。群众本是个人的集合体。如其中某些个人,集中精力,攻究某些自然科学的问题,付出极大的精力,吸收群众的知识,大力研磨与思索。之后,他比其他的一些人,会知道得更多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些。这是没有疑义的。如说久经研磨的个人,反比没有经过研磨的个人或年纪幼稚的个人,知识更少了,更其盲目无知了,显然是没有理由的。形容得极端一点:真正好的专家,经过刻苦学习,发现了一些真理,掌握一些前人未发现过的规律,比方说,他发现物质是无始无终的,是永恒运动的;物种是由原始的祖先递衍变化下来的;以及意识是由存在决定的,等等。那么,这些真理不是“信不信由你”,而是“不由你不信”。今天不信,经过一个认识过程,以后还得相信。说到这里,道理已很明白了,专家如有真知灼见,我们还得向他请教。他把真知识传给大家,经过大家互相学习与传播,又成为群众的知识,增加了社会知识的财富。所以专家应当向群众学习,群众也应当向专家学习。
故乡有句老话,叫做“水涨船高”。这句话也可以应用到群众与专家之间的关系上去。专家的知识既从群众中吸收来的,如群众的知识不高,专家的知识往往也不可能很高。由此可知,要使国内科学发达,还必须培养群众,使之程度不断地提高。中国人民,有一天全都有大学毕业的程度,以至于皆有毕业后经过五六年钻研的研究生的程度,那时候的专家的程度,必然比今日的要高很多倍,这是无可怀疑的。
读者至此也许要发生疑问:到了大家都有今日专家的程度,或者比今日程度最高的专家还要高出多少倍,那时候是否还有所谓专家与群众这名称和区别?这个问题提得很对。将来大家都将成为能手是必然的事情。但如果各个人之间仍存在着差别,仍然有的勤奋些,坚忍些,有恒心些,博闻强记些,那么,某些人对于某些方面特别专长些,也还是可能的,至少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会是如此。
我在这篇短文里所讲的意思十分简单。只是说专家的知识都是从群众中来的,如果群众基础愈广,吸收古今中外的知识愈多,专家的知识便愈广,愈高。但专家除吸取知识之外还有实践,经过个人的努力,还会有新的发明与发现。所以专家与群众应当互相尊重,而不是互相轻视。我们要着重说明群众有极多的智慧与知识,同时也要奖励个人努力钻研,努力前进。
泛论科学专家与群众的关系
本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inzuhun.com/article/2712